并发性白内障的预防在于积极治疗引起白内障的原发病因。积极预防及治疗虹膜睫状体炎、脉络膜炎、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等眼部疾病。
一旦患者得了并发性白内障,应在积极治疗原发病外,定期检查晶状体及眼底情况,以便采取进一步治疗措施。并发性白内障治疗及手术难度大,并发症也较多,预后也较老年性白内障差,因此预防并发性白内障的发生就显得更为重要。
控制体重可预防白内障:
一项新研究发现,当患有白内障时,晶体大小可产生差异,这可能导致眼失明。从事体重与饮食疾病的专家指出,这对肥胖人群来讲更是个坏消息。
避免和控制白内障的病发:
人的眼睛里,有一块凸透镜,医学上称为晶状体。它明澈如水,晶莹发亮,柔软有弹性,容易变换表面的弯曲度,故能屈折进入眼内的光线,使眼底上的物像清晰。
晶状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受到外界的影响很容易变质,如蛋清遇热就凝固发白。晶状体变质,主要由透明变为混浊,这种病在医学上称为白内障,这是致盲的主要眼病,尤其危害老年人的视力。其预防措施,随病因和病理而异,按发病原因,可分为先天和后天两大类。后天性白内障又可分为老年性、并发性、外伤性等多种类型,因此,预防的方法各有不同。
先天性白内障,主要为遗传和母体妊娠期因素,常见患者为妊娠期母体营养或代谢障碍,病毒性感染、药物中毒等。例如,母体在2个月内感染风疹者,子女中风疹者性白内障的发病率可达10%,3个月感染者可达50%。因此,母亲在怀孕期间,特别是在前3个月内胚眼形成阶段,应避免发生感冒、发热、风疹、荨麻疹等病,不要随便用药,以免对胎儿造成影响。禁止近亲结婚能有效地预防遗传性先天性白内障的发生。
老年性白内障发病率很高。据统计50-60岁的发病率为60-70%,70岁以上可达80%。通常为双眼先后发病,多由生理性老化、晶状体营养和代谢障碍,遗传因素及生活环境自然条件的影响所致。另外,维生素c缺乏,晶状体ph值的改变,以及一些有毒物质渗入晶状体都可引起晶状体蛋白质质变性混浊。从中医的观点来看,老年性白内障的形成和发展,都与阴虚有关。阴虚包括精血和津液等方面的亏虚,均可使晶状体失去濡养而变混浊。我国流行病调查表明,高原、南方地区白内障发病率,远远高于平原地区和北方地区,这是由于紫外线照射过多,影响晶状体的氧化还原过程,促使其蛋白变性。应针对上述因素,采取预防措施。如注意生活上的调养,少吃雄鸡及油炸煎炒等动风、助火、伤阴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及高含维生素c、维生素e的食物。
并发性白内障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