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角膜
青少年视力的隐形杀手
圆锥角膜是一种常见的角膜扩张、中央变薄向前突出,呈圆锥形为特征的一种眼病。据统计,圆锥角膜在普通人群的患病率大致在1/500到1/2000之间,多发生于10至25岁的青少年。
它在临床上的主要表现为视力的进行性下降,早期可以通过框架眼镜矫正,这时候很多人并不知道是圆锥角膜导致的视力下降,以为只是单纯的近视加深。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近视或散光加重,逐渐不能用眼镜矫正,这时患者及家长往往才意识到可能是圆锥角膜。正是因为早期症状不明显,所以该病早期非常容易被忽略,而导致漏诊,发现时往往已经处于中晚期,导致视力不可逆性损害,最终角膜穿孔,甚至失明。所以又被称为青少年视力的“隐形杀手”。
因此散光度数较大、近视度数进展加快的青少年最好能通过角膜地形图等较精确的检查筛查一下有无圆锥角膜。
圆锥角膜基因筛查
让“隐形杀手”现形
早发现、早治疗。但有些患者虽然高度散光近视,疑似圆锥角膜,角膜形状却还未发生变化,难以确诊;有些患者有严重干眼症,有花粉、哮喘等过敏史,家族里有人患圆锥角膜等,属于高危人群;有的患者虽然带有圆锥角膜致病基因,但还未到发病期,目前没有出现任何症状。但圆锥角膜像“隐形杀手”一样潜伏着,一点点伤害着眼睛,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露出马脚。
圆锥角膜是一种多因素的复杂疾病,环境和基因因素的交互作用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目前报道约有十几种基因与圆锥角膜有关。通过基因筛查可以发现基因缺陷类型、让“隐形杀手”露出马脚、现出原形。对于未确诊的患者,早期干预、及时治疗,可以延缓圆锥角膜发展、防治并发症。对于已经确诊的患者,通过基因筛查,也有利于阻止基因遗传给下一代,或采取积极干预措施。
在厦门眼科中心的圆锥角膜患者中,有发现一家三代都有人患病的,也有两兄妹发病的,对于这种家族多人患病的患者,基因筛查显得尤其必要。厦门眼科中心眼表及角膜科室近期开展的“圆锥角膜基因筛查”,能检测出与圆锥角膜相关的致病基因,方便快捷高效。
角膜交联术或角膜移植
病程不同方式各异
圆锥角膜发病缓慢,一般双眼先后发病,部分急性圆锥角膜患者发病急剧,会出现突发视物不见、重影等。一般有潜伏期、初期、完成期、瘢痕期四期,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