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眼症也叫做角结膜干燥症,是由于角膜前泪膜的质或量的不足造成的结膜、角膜上皮不能维持正常功能并伴有眼部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它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眼表疾病之一。
随着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电脑电视的普及等原因,干眼症的发病率逐渐升高,正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上升。当你经常有眼睛干涩、异物感、烧灼感或刺痛感,甚至不明原因流泪时,你很有可能是得干眼症了。专家建议这时最好去专科医院,找专业眼科医生利用专业的检查手段(例如干眼三项检查等)帮助诊断。一旦诊断成立,需要在专业医生的建议下从生活方式改变开始,辅助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
干眼症在人群中越来越常见,也越来越年轻化,已经成为多发眼病之一。许多人认为干眼不是病,不以为然,置之不理,却不知道严重的干眼可以导致角膜神经纤维受损,敏感性下降。长期这样,将造成角膜的不可逆损伤,后悔莫及。
连续面对电脑3小时 易患干眼症
研究显示,干眼症的病因繁多,病理过程复杂。通常,眼表面的改变、免疫炎症反应、细胞凋亡、性激素水平的改变等,是干眼症发生发展的相关因素,而每天在电脑前工作3小时以上的人中,90%的人都患有干眼症。
“干眼症可以通过症状、裂隙灯、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等检查方式进行诊断。”专家分析,泪膜是角膜的屏障,角结膜上皮是泪膜附着的基床,泪膜的不完整,可引起角结膜上皮的损害,而角结膜上皮的不完整性反过来加大了泪膜的附着难度。因此,干眼症的病人,应设法恢复其角膜上皮的完整性。
预防干眼,重在日常的爱眼、护眼、科学用眼
不要长时间戴隐形眼镜。长时间佩戴隐形眼镜易致眼睛干涩,这是因为隐形眼镜吸附水分,从而导致眼球表面脱水。
电脑族切忌连续坐在电脑前操作超过2小时。看屏幕时,一定要养成多眨眼的习惯。调整电脑的摆放位置和显示器角度,使眼睛与显示器之间的视角呈俯视角度,就能够减少泪液的蒸发,可以有效缓解眼部干涩。
另外,可用大拇指轻按眼窝周围的骨头,从眼窝上方内侧开始,沿着骨头向眼睛外侧推拿,再往鼻子的方向移动,都可增加眼部血液轮回。
总之,干眼症是一种慢性病,会引起视疲劳,如果不给予足够的重视会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反过来许多不良的生活习惯也会加重干眼症,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平时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少熬夜,少吸烟、喝酒,避免长时间对着电脑工作等都对干眼的防治有很大帮助。
睑板腺功能障碍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mgd
睑板腺功能障碍(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mgd)是一种由睑板腺终末导管阻塞和/或睑板腺分泌物异常所致的泪膜稳定性下降、眼部不适等一系列症状的眼表疾病。mgd的发病与年龄及种族相关,60岁以上的亚裔人群中,发病率为46.2%-69.3%,对该病的诊断、治疗是目前我国眼科领域的研究重点及难点。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山东施尔明眼科医院)院长毕宏生教授指出,除了过度用眼、长期使用电子产品之外,患有自体免疫疾病的部分患者,面部整形及美容等术后、注射肉毒杆菌、眼妆清洁不够等,也是患干眼症的高危人群,如果出现每到下午、晚上眼睛就会感到干涩疲劳、怕风畏光、视力下降,建议尽快到医院就诊。
关于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的检查及治疗,毕宏生教授表示,过去临床上仅检查基础泪液分泌量,再给予眼药水或药膏缓解干眼症状,但针对罹患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的患者,并无有效的检查方式,导致治疗成效并不明显。
热度脉动系统(lipiflow)是近年来在美国及欧洲普遍推广治疗mgd有效的治疗方法,它是利用眼杯和眼睑加热器之间产生的脉冲式压力间歇施加于眼睑上,同时使用眼睑加热器的特殊供热系统完成睑板腺的治疗。热度脉动系统(lipiflow)的安全性曾在美国经fda临床试验验证,这填补了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症治疗的空白。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山东施尔明眼科医院)引进全世界唯一诊断及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的设备,国内较早开展热度脉动系统(lipiflow)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症,为患者带来前所未有的治疗方案。
毕宏生教授提醒,接受治疗后仍需避免用眼过度的情况,定时让双眼休息,才能让治疗效果持续,拥有“睛”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