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杨松霖教授-区域折射人工晶体的适应症及患者沟通要点
扫码看回播
杨教授提到sbl-3的禁忌症与以往多焦点iol禁忌症大致相同,但是由于其独特的设计原理(光能损失少、不良视觉症状少、景深好)、针对不利因素进行的个性化处理(散光、瞳孔、度数)等优势,可将诸多植入多焦点iol的相对禁忌症变为适应症。
那么有哪些具体的禁忌症呢?杨教授提示当患者出现以下情况时植入需谨慎:晶状体不全脱位;术中无法植入iol于囊袋内;可能需要眼底手术;严重干眼;对视力不切实际的要求,绝不接受任何眼镜;挑剔、偏执、焦虑、抑郁;特殊职业要求等。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适应症已经慢慢从白内障患者向高度屈光不正患者延伸,但是杨教授依然不建议单纯中低度屈光不正和老视人群进行人工晶状体的植入。
另外,医患沟通同做好手术同等重要,这就需要医生做好与患者的沟通,给与患者提供合理的选择,并将最终解释权交给患者。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齐虹教授-导航引导下的sbl-3⼿术
齐教授谈到:更好地迎接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时代需要掌握好精准手术、功能性人工晶状体设计、精确测量 计算三个法宝。
关于精准手术,齐教授畅谈自己的想法:无痕导航系统是保证手术精确性的一把利刃,其过程主要分为:生物测量、数据传输、数据导入和术中导航。
齐教授根据自身临床经验总结出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完美目标,即:看得远、看得近、看得更清晰、看得更敏锐、看得更自然、看得更真实,并寄语白内障手术的未来:极尽完美,精益求精!
北京医院师自安主任-sbl-3临床效果及经验分享
师主任根据自身临床经验畅谈sbl-3人工晶状体的临床效果:由于其巧妙的设计,相对于传统衍射型多焦点iol更具优势:过渡区更少,光损失更少(7-8%vs 20%),晕轮眩光更少、对比敏感度和远视力更好、更好的中间视力。
另外,在sbl-3晶状体的临床应用方面师主任也有着独到的体会:分别从术前检查、术前谈话技巧、手术技巧、术后检查技巧、手术适应症的扩大应用、如何应对术后视力不良及视觉干扰等方面层层深入,畅谈自己的真知灼见。
最后,为了术后更佳的效果,师主任提出了六点箴言:医生要对晶体的特性有较为深入的了解、术前严格筛选患者、术中手术技巧熟练认真、了解自己的sia,陡峭轴切口、选择合适的晶状体测量公式和做好目标屈光度的选择(0度或轻度远视)。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鲍永珍教授-患者想要什么样的人工晶体
患者到底想要什么样的人工晶状体呢?鲍教授换位思考,以患者的角度陈述其需求:看的好、看得清、无不适和良好的就诊体验。术后视功能提高是检验术后效果最关键的标准:日常活动能力提高,继续工作的机会提高,活动能力(走路,开车)提高;改善精神健康和情感是第二个关键标准:生活自理能力,避免受伤的能力,社会接触和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解除对失明的恐惧感。
最后鲍教授根据自身经验谈到了人工晶状体的个性化选择一定要权衡好患者的主观愿望(社会、经济、文化)和客观条件(病人因素、医疗条件)。
北京爱尔英智眼科医院李绍伟院长- sbl-3在非导航手术中的lsw法
sbl-3人工晶状体设计优良的同时对于晶状体植入的居中性有着更高的要求。李院长发现sbl-3人工晶状体植入后的术后效果偶有“不如意”,在探究原因的过程中独创了自己的一套分析方法和操作方法。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光点位置判断法(lsw法)确认人工晶体居中性的效果以及区域折射iol手术的lsw原则吧!
十里春风旖旎,不如光明几许。期待下一次区域折射型多焦sbl-3高端研讨会能带给我们更多惊喜,让我们共同为患者带来更佳的视觉质量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