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眼科领域的应用之——iol的计算
目前人工智能(ai)已进入到眼科领域,如人工晶状体(iol)的计算。眼科科研工作者们不断地研发出一代又一代的iol计算公式,但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为其影响因素很多。而通过大数据分析,结合精准测量,让ai通过不断的“模拟练习”,目前在iol计算方面,已有所提高。此外,还有iol的位置问题。除了视轴上的焦点要精准以外,不同瞳孔大小的患者,iol在周边和中央的聚焦能力也要精准,尤其是多焦点iol。如果光线发生偏倚了,那就会出现视觉质量下降或是异常光学干扰,如晚上开车会有眩光。这是目前精准医疗时代,眼科医师们要注意的。因此王教授强调,即使有了ai在iol计算等方面的辅助作用,要提高患者术后的视觉质量,还有赖于我们运用视光学知识,不断地临床实践去探索、创新和发展。
飞秒激光的应用:前景无限
飞秒激光是最近几年应用到眼科领域的一项高新技术。飞秒激光可在透明组织内做快速、精准的切割。首先,角膜上的应用比较早,实现了无刀的技术革命,如飞秒激光近视手术: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手术f-lasik、单飞秒smile手术等。其次,在白内障方面,即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flacs),激光的应用主要有两大方面:一个是角膜主副切口的制作更规范精准、角膜松解切口矫正散光;另一个是做晶状体前囊的精准环形切割和晶状体核的稳定分割。而且,用于一些复杂白内障病例,如前房浅、晶状体悬韧带有损伤、角膜内皮细胞减少的患者等,flacs带来的损伤较小,有助于改善手术的效果,提高手术成功率。
最后,王教授补充道,有望在飞秒激光辅助基础上实现“机器人”眼科手术。目前已经实现了前面这两步,以后把眼球固定好,跟踪好,整个白内障手术包括超乳、碎核等手术步骤都交给机器人来做,那么机器人眼科手术时代就到来了。
爱(eye)的箴言:重在预防
王教授表示,我国爱眼日设在6月6日,我们眼科医生应该把握这个时间做些工作。目前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经济发展了,但是仍有些健康问题没有得到重视,如眼睛的重要性常被忽略。许多患者直到看不见或是无法工作、生活了,才着急就医。而实际上,眼睛有很多疾病是可以防病在先的,如近视眼、青光眼以及与全身病相关的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带来的眼底病变,可以通过爱眼日和日常精准的、科学的科普,让更多的老百姓提高眼健康意识,让更多人避免眼盲,享有光明。
转自《国际眼科时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