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是一种全球性的疾病,其发病率日益增高,而中国又是一个近视大国,因此,如何有效治疗近视便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今年爱眼日的主题是“科学防控近视,关注孩子眼健康”。再次强调了科学防控近视的重要性。提到近视的治疗,大家首先想到的便是框架眼镜或屈光手术。那么,该如何正确选择呢?近年来,近视的治疗有了哪些进展呢?现状如何呢?
在2018亚洲角膜病年会、第十七届全国角膜暨眼表疾病学术大会暨第十届全国角膜屈光手术年会上,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的李莹教授就我国成人近视治疗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屈光手术分类
近视,是最常见的一种屈光不正。随着科技的发展,其治疗方法也逐渐增多,包括配戴框架眼镜、配戴隐形眼镜(软性、硬性;昼型、夜型)、屈光手术。
屈光手术主要包括准分子激光手术和眼内屈光晶体手术(icl、vc4)。其中,准分子激光手术又分为两类,分别是表层的prk/lasek/ep-lasik/trans-prk(全激光)、板层的lasik/sbk/飞秒激光(fs-lasik)和全飞秒(smile) 手术。
屈光手术的3次飞跃
自我国开展屈光手术以来已有25年,期间出现过3次飞跃:1993年出现的表层 prk手术、1995年出现的板层lasik手术和2012年出现的表层与板层tprk/smile手术。
屈光手术的发展也由单一方式向多元化转化,表现为准分子与飞秒、表层与板层、半飞与全飞;标准化与个性化;有晶体眼屈光晶体植入三个方面。而有晶体眼屈光晶体的植入使得屈光手术的范围变得更大。
国家定位
由于近视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其治疗方法也因此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并对角膜屈光手术的规范化应用作以下几个方面的规定:
手术方法分为准分子激光和飞秒激光手术两种;
在屈光不正患者健康角膜上手术;
手术难度高,国家将其定级为三级手术;
操作医生、技师要通过国家的上岗培训;
开展单位要获得当地卫生局颁发此项手术认证。
屈光手术特点
目前,激光手术的设备先进、齐全,激光手术的种类也多样、全面,屈光中心环境服务的水平也不断提高,通过提供最先进的设备、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实现最高的患者满意度。
既往研究曾对角膜屈光手术后的视觉质量进行了评估,结果发现smile手术在各个方面的表现良好。
专家共识
由于我国是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开展最广泛的国家之一,为了进一步规范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临床应用,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学组于2015年就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形成了有关共识。共识将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术式通常分为以下两类:激光板层角膜屈光手术(lasik、sbk、f-lasik、基质透镜取出术)和激光表层角膜屈光手术(prk、lasek、ep-lasik、transprk),有着各自的适应范围。
屈光手术现状
中国屈光手术每年200万例手术,全飞秒手术已完成50多万例(全球100万例),手术在公立和非公立医院均有开展。
中国屈光手术医生培训的方式也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大医院专家亲历现场指导非公立医院医生、医院自身培养(传统的师父带徒弟)、设备厂家培训(设备与操作)、上级医院进修(手术操作细节并发症处理)、专家现场指导(会议/现场传、帮、带)。
屈光手术在非公立医院的发展更快,爱尔眼科高居榜首。全国30个省市区建立190余家专业眼科医院,161家开展屈光手术覆盖全国医保人口超过70%,年门诊量超过400万人。在香港、美国和欧洲也开设有眼科分支机构。近视手术量我国最大。
屈光手术特点
表层手术
表层手术特点
1. 安全性强:术中并发症较少、对角膜结构损害较小、远期生物力学稳定性较强。
2. 并发症少:早期:眼疼、上皮愈合迟缓;中期:haze、激素高眼压;晚期:屈光波动。
其中,t-prk为最主流表层手术。其安全性表现在几个方面:
手术操作安全性强、激光切削准确;
对角膜结构损害小以及对远期生物力学的稳定性;
手术并发症少(早期、中期和晚期)和可以控制。
板层手术
板层手术特点
1. 无痛、反应轻、修复快。
2. 视力恢复快、远期视力稳定、回退少、激素应用时间短。
3. 角膜瓣并发症包括:瓣游离、瓣不全,上皮水肿、植入、混浊,感染、融解、角膜膨隆,dik、眼外伤。
最主流的基质手术为smile手术,在围手术期有许多操作和技巧需要注意。一是术前检查;二是术中眼的消毒、麻醉和设备、数据的处置;三是术后角膜细胞、神经修复和反应的观察,并发症如干眼指标的观察、术后效果视力/视觉质量。
眼内屈光晶体手术
眼内屈光手术有着恢复快、成像质量好的优点。目前可以开展的医院有300多家、医生500多人,手术15万只眼。2017年手术量排名前6位的医院分别是成都爱尔眼科医院、上海五官科医院、上海新视界医院、武汉爱尔眼科医院、武汉同济医院、北京协和医院。
屈光手术并发症
屈光手术最重要的便是安全性。对医生来说,安全性最主要的是手术因素、操作问题。表层手术最主要的并发症是上皮愈合迟缓和haze,而板层手术最主要的并发症是感染和继发角膜膨隆。另一方面,患者则追求的是手术的安全性、效果和舒适度。因此,对于屈光手术,安全、达到预期、视觉质量好、平衡(包括双眼、昼夜、远近)是医患双方共同追求的目标,而医生与患者沟通手术后眼部变化便十分重要。
手术并发症并不可怕,是可以控制的。首先,是规范用药。最常用的四大类药物分别是抗生素、激素(非甾体)、人工泪液、上皮营养药物。四类药物中应用时间最长的是各类人工泪液,如需长期使用建议使用不含防腐剂或者防腐剂刺激小的人工泪液。最不可缺少的则是抗生素和激素。激素使用时最担心的是应用后眼压升高,因此可考虑新型的非甾体药物替代,但要掌握适应证(如高眼压、需长期使用、随诊差等)。最易忽视的问题是对上皮的保护,如果长期戴接触镜上皮不好需提前用药,譬如小牛血清。其次,是手术方式的转换。第三,是个性化设计与选择。面对多种方式和各类人群情况的差异,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个性化设计,有二层含义,分别是个性化手术方式的选择和个性化激光切削设计的选择。
小结
最后,李莹教授对我国屈光矫正的现状做了以下总结:
由于中国近视患者的数量多,已引起国家的重视。
近视的预防和治疗包括正确验光、用眼保护、框架眼镜、接触镜、塑形镜。
目前成人近视激光手术、眼内屈光晶体越来越多,它们属于高精手术、不可忽视;
在众多类型的屈光手术中,全飞秒全激光手术更加安全;
医生要提高业务水平和并发症问题处理的能力,进而提高手术的质量。
转自《国际眼科时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