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多区中学近视率下降,专家:近视“防线”需前移到学龄前-凯发k8国际唯一

 
020-87280797
广州意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guang zhou yixiang medical devices co., ltd
广州多区中学近视率下降,专家:近视“防线”需前移到学龄前
来源: | 作者: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 发布时间: 2020-08-26 | 37 次浏览 | 分享到: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体育运动,新港小学在硬件和软件方面均有保障。硬件方面,该校3个校区均有足球场,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运动空间。软件方面,该校46个班一共配备了10位体育老师。从2010年开始,新港小学实行“足球进课堂”,每周每班有一节专业足球课。此外,每个学年的第一学期该校举行男足联赛,第二学期则是女足联赛,让学生都能参与到比赛中。


除了提倡体育运动,温丽珍也将学校低近视率的原因归结为班主任工作到位。比如从低年级开始,班主任老师们就强调个人卫生,强调洗手,强调眼保健操要做到位。在了解到学生整体近视率有所上升的情况之后,学校向家长发出提醒,尽量别让孩子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即使孩子要使用这些设备去查找资料,也要在家长的监督下完成。


另一所黄埔区的小学同样以提倡运动来预防学生近视。荔园小学同样重视“大课间”,也推进足球、街舞等运动进课堂。除了这些,还有个性化的“430”托管服务。荔园小学“430”个性化托管即学生在下午放学后,学生在学校托管后,可自主选择托管形式。学生可选择在图书室阅读,也可以选择在操场进行各种运动,而不是在教室做作业,而且学生可以在学校“托管”至下午6时。



专家建议:近视“防线”宜前移至学前阶段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从总体来看,近视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但我们可以采取措施,推迟青少年发生近视的时间,延缓近视加深的速度。”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屈光与低视力科杨晓教授表示,要降低近视发生率,“防线”宜前移至学前阶段,在小学阶段则应“严防死守,寸土必争。”中学阶段尤其是初中要发挥“同伴教育”的作用,在学生中树立起“课间时间多去户外,合理用眼科学护眼”的观念。


近年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刘奕志、林浩添、何明光等多个团队,借助流行病学研究、人工智能分析等,试图找到青少年近视防控的最佳干预时机和办法。杨晓指出,5岁~7岁是养成良好用眼习惯的关键时期。“在幼小衔接和小学低年级阶段,家长往往重视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际上,随着读写时间的增加,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同样需要重视养成正确的用眼习惯。”她表示,坐姿不良、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都是近视发生的诱发因素,而每天户外运动一小时以上,可有效预防近视。


学龄前后的近视发展最快,因此学龄前孩子要尽量减少近距离阅读,多到户外活动。久居室内的中小学生,则可以尽量利用上学前和放学后的时间,进行户外活动。例如家长陪同坐公共交通上学时,提前一站下车,步行到学校。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