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生中接受的信息,大约95%是由眼睛获取的,所以爱护我们的眼睛无疑是重中之重。虽然眼科疾病突然致盲的并不多,但是大多是长期发展的。在这些眼科慢病“酝酿”的过程中,如果我们懂得一些预防知识、提高警惕,是很有可能把眼病“斩草除根”。
那么,怎样进行眼科慢病管理?慢病管理期间医患如何配合?什么是眼科公共卫生服务和慢病管理?“挂号难”怎么办?在刚闭幕的第二届“市民健康科普宣传周”和“医院开放日”,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党委书记邹海东教授受邀参加第7日的“公共卫生领域里的慢病管理”科普主题活动,在线为广大市民讲解有关眼科慢病的管理,和眼防君一起来看看吧~
01
疫情期间怎样进行慢病管理?
邹海东教授:慢病管理是一个非常大的概念,而眼科的慢病往往指的是眼科疾病带来的眼部并发症,例如:糖尿病眼部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性病变等,居家如果出现血糖升高等问题时,不要慌张,记得及时就医,时间拖得久了可能会导致轻症的病情恶化,若是近视一类疾病,要养成好习惯,多做户外运动。
02
什么是眼科公共卫生服务和慢病管理?
邹海东教授:上海市的眼部公共卫生服务主要包括儿童和老人。儿童建立屈光视力档案,从出生起到18岁止,在上海市卫生公共服务体系享受免费的视力检查、近视度数筛查、沙眼普查筛查等。而老年人一方面可以在社区服务中心摸盲定盲,在确诊后可由社区服务中心转诊到区级眼科医院或市级眼科中心或眼科医院,另一方面针对慢病的管理进行远程筛查,防治融合。当然,工作年龄段也有相应服务内容。
03
慢病管理期间医患如何配合?
邹海东教授:慢性疾病到医院就诊其实确实是存在许多问题的,因为有很多患者认为其慢性病并不影响视力状况,加之今年疫情的现状,就医流程相对繁琐,导致很多人的就医时机自动延后,这时就需要医生花更多时间进行良好的沟通,另外,要通过上海医疗大平台,宣传科普,建立患者自身的眼健康意识,主动有效预防眼部疾病。
04
“挂号难”怎么办?
邹海东教授:疫情期间,上海市人民政府针对互联网医院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特别是对于眼科,如果能使用互联网,进行网上挂号、通过已有资料进行咨询、就诊、支付和送药,会对于缓解“挂号难”以及减少医生的接诊压力有巨大帮助。
05
慢病管理中的白内障和青光眼
邹海东教授:白内障是常见的一个疾病,由于早期筛查技术到位,它的防治现在在上海公共卫生体系已经做得非常好了,这几年随着技术进步,我们的要求也由让患者看得见变为看得满意,真正拥有眼健康。而对于青光眼,近几年也逐渐被人重视,它不仅是眼部疾病而且是神经性疾病,现在也在通过远程筛查,使疾病得到早期的控制。
06
疫情期间眼健康防护建议
邹海东教授:儿童:上网课比较多,要注意用眼卫生,加强近视眼防护,择业过程中有些职业也会对视力有要求,所以要保护好眼睛。
工作群体:网上会议以及视频终端使用增加,多发功能性疾病,例如眼干眼、疲劳,但是长此以往容易导致食欲不振,神经衰弱,一定不要忽视。
中老年人:积极预防白内障和青光眼等慢性疾病,如果已经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症状,要定期做眼部检查,并配合医生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