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目前屈光手术后患者的满意度已高达95%-99%,但仍有1%-5%的患者术后存在或多或少的抱怨或者疑虑。如何不断提高屈光术后的满意度,是我们需要去面对,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如果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描述:
屈光术后的满意度=手术实际效果-患者的期望值
从屈光术后满意度公式不难看出,要提高术后的满意度,要么不断提高手术后的效果,要么降低患者术前的期望值。但术后满意度主要来自于患者的主观感受,站在患者的角度,更多的是希望提高期望值。只有当手术效果大于患者的期望值,才能得到比较高的术后满意度;当手术效果与患者的期望值相等时,患者一般会认为是理所当然;一旦患者术前的期望值大于了手术实际效果,术后产生负面情绪可能就在所难免。
不断提高手术效果
屈光手术经过30余年的发展,不管是手术技术还是设备,都经历了几次质的飞跃,并且最大限度降低了术中和术后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并发症。虽然当今的主流屈光手术,安全性和手术效果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对于手术医生和屈光手术团队来说,仍然需要不断学习和总结,不断提高手术效果,才能满足患者不断增加的效果需求。
首先要了解手术设备的特点。不同的厂家有不同的屈光产品和设备,都能达到优异的术后效果,但不同的设备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作为使用者,需要不断去熟悉和了解设备的性能,参数优化和调整技巧,才能真正发挥出设备本身的特性,提高手术效果。
其次要掌握不同术式的特点和并发症的处理和预防。根据患者的眼部具体情况和自身特点及需求,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只有真正掌握了不同手术方式的特点和设计,才能为患者量眼定制最合适的手术方案。虽然目前手术技术非常成熟,但因为个体差异或特殊情况仍可能出现一些预知或未知的并发症,这就需要手术医师的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经验积累去处理和预防。
再次要不断提高手术技巧。会做手术和做好手术之间存在较大的距离。会做手术仅说明能完成各种手术操作和步骤,一般可以完成标准手术流程,达到预期的效果。而做好手术则能灵活处理术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最终使各类患者达到与标准手术类似的效果。手术技巧包括对手术的评估,手术的手法,对手术进程的认识和预判等等各方面。
最后是建立合适的nomogram。在其它方面都做得较好的情况下,nomogram应该是对手术效果影响最大也是最直接的因素。建立nomogram需要整个屈光手术团队的配合,特别是手术医师和检眼师团队的配合。影响nomogram的因素很多,需要不断总结经验,也需要手术量的积累。建立nomogram重要的前提是稳定的系统误差。包括稳定的手术设备和环境,稳定的检查结果,以及稳定的手术操作习惯等等。
合理的期望值
屈光手术专家共识里手术适应症第一条,患者本人有摘镜愿望,对手术效果有合理的期望值。这句话的内涵与术后满意度紧密相关。屈光手术是一种锦上添花的选择性手术,患者对于术后效果有较高的要求无可厚非,但期望合理是非常重要的前提。术前有不切实际预期,特别是经过沟通后还抱有幻想的患者,往往伴有抑郁、焦虑等精神症状,这些必须排除在手术之外,是手术的绝对禁忌症。
更值得探讨的是那些不了解近视,不了解手术,不清楚自己眼睛情况才抱有过高期望的情况。
首先要了解近视本身。近视一旦发生,特别是发展为高度近视,就会伴随很多不可逆的改变。近视患者随着眼轴增长,更容易出现玻璃体混浊,视网膜及黄斑出血、变性、裂孔及脱离等,更容易出现并发白内障,也与开角型青光眼息息相关。
其次要了解手术。手术只是替代眼镜的一种方法,并没有从病因上根治近视。因此,手术不能逆转近视导致的眼球改变,不能降低也不增加近视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当然,手术也和眼镜一样,只能矫正现有的度数,未来是否再发生近视更多与近视度数和术后是否合理用眼有关。此外,因个体对激光的敏感程度不同,以及每个人术后愈合反应有异,可能出现欠矫、过矫或屈光回退,术后根据情况可能需要进行增效手术或其它治疗。
最后还要了解自身的情况。比如术前矫正视力只有0.8,却期望术后视力能达到1.2,术后视力即使达到1.0也会不满意。比如有的人术前不戴眼镜,眼镜度数偏低,或者双眼视功能有异常,最好戴镜适应一段时间或者治疗后再行手术,要么手术后,接受术后早期可能出现的视疲劳等不适症状或术后需要进行视功能训练。比如有的人瞳孔直径偏大,术后可能更容易出现眩光等夜视力问题。或者有的人术前存在一些诸如干眼,mgd等眼表问题。或者有的人在术中因为紧张配合不佳可能需要改期手术或者更换手术方式等等。以上这些都需要在术前和患者做好沟通,在充分理解的情况下才接受手术。
有效的沟通
如前所述,影响术后满意度的核心矛盾是患者对手术的理解和实际效果之间的差异。术前如何做到有效沟通,让患者以相对客观的心态面对手术,则可能是提高术后满意度的钥匙。
从字面上理解,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沟是交流,是过程,通是结果,是达成共识。个人觉得有效沟通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倾听。良好沟通的前提是确切了解患者对手术的期望值。所以倾听患者的诉求,患者对手术的理解非常有必要。
换位思考。虽然现在了解手术的渠道越来越多,但医患信息不对等仍然存在。多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更容易建立信任和达成共识。
把握尺度。驰张有度,过犹不及。应客观描述检查结果,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术后效果等。
作为手术医生,应在术前详细告知患者关于手术的情况,并运用自身所学,不断提高手术的效果;作为接受手术的患者,应结合自身具体情况,设定合理的期望值。屈光手术是一种选择性手术,只有当医患双方的理解达成一致,才可能有更高的术后满意度,否则,暂不手术对双方来说或许才是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