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白内障-凯发k8国际唯一

 
020-87280797
广州意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guang zhou yixiang medical devices co., ltd
了解白内障
来源: | 作者:有来医生 | 发布时间: 2021-01-26 | 12 次浏览 | 分享到:
概述

白内障是指晶状体透明度降低或者颜色改变所导致的光学质量下降的退行性改变。各种原因如老化、遗传、局部营养障碍、免疫与代谢异常,以及外伤、中毒、辐射等,都能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引起白内障。

疾病分类

白内障可按不同方法进行分类:

  • 按病因分为年龄相关性、外伤性、并发性、代谢性、中毒性、辐射性、发育性和后发性白内障等。

  • 按发病时间分为先天性和后天获得性白内障。

  • 按晶状体混浊形态分为点状、冠状和绕核性白内障等。

  • 按晶状体混浊部位分为皮质性、核性和囊膜下内障等。

  • 按晶状体混浊程度分为初发期、未成熟期、成熟期和过熟期。

病因

白内障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是机体内外各种因素对晶状体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晶状体处于眼内液体环境中,任何影响眼内环境的因素,都可以直接或间接破坏晶状体的组织结构,干扰其正常代谢而使晶状体混浊。

主要病因

老化、遗传、代谢异常、外伤、辐射、中毒、局部营养障碍以及某些全身代谢性或免疫性疾病,都可以直接或间接破坏晶状体的组织结构、干扰其正常代谢而使晶状体混浊,进而发生白内障。

流行病学

白内障是常见病,是全球致盲性第一位的眼病,多出现于40岁以上人群。我国西藏地区白内障发病率最高,与紫外线的辐射有关。此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等代谢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白内障有逐渐低龄化的趋势。

诱发因素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紫外线照射、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机体外伤、过量饮酒及吸烟等均可能诱发白内障。

症状


白内障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可有轻度的视物模糊,疾病发展到中期及以后,患者晶状体混浊逐渐加重,视物模糊也可进一步加重,随病情发展,有可能完全失明。


典型症状

视力下降

这是白内障最明显也是最重要的症状。晶状体周边部的轻度混浊可不影响视力,而在中央部的混浊,虽然可能范围较小、程度较轻,但也可以严重影响视力。特别在强光下瞳孔收缩,进入眼内的光线减少,此时视力反而不如弱光下。晶状体混浊明显时,视力可下降到仅有光感。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