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常被比做剥夺视力的“小偷”,无声的光明偷盗者,这是因为,绝大部分早期青光眼病人都没有任何突出的症状。
患青光眼时,视神经细胞和纤维逐渐死去,眼球与大脑之间的联系渐渐被阻断,视力被悄悄偷走。青光眼的发生很难预防,所以青光眼的早期发现与合理治疗就显得格外重要。那么,什么是青光眼?有哪些因素可能导致青光眼呢?
青光眼是一组以视神经凹陷性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病理性眼压增高是其主要危险因素。原发性青光眼分为开角型和闭角型。值得注意的是开角型青光眼往往表现为潜在的无症状性双侧视觉损害,当有临床视觉损害表现时往往已有广泛的视野缺损。
与青光眼相关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1.遗传:青光眼有一定遗传倾向,在病人的直系亲属中,10%~15%的个体可能发生青光眼。因此,其近亲属应加以警惕和常规筛查。
2.种族: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在黑种人和白种人中最为常见。亚洲人群包括中国人闭角型青光眼较为常见(开角型青光眼现有增多趋势)。
3.年龄:多50岁以上发病,但开角型青光眼在中青年患者中亦不少见。
4.屈光状态:开角型青光眼在近视眼尤其高度近视眼人群中多见,闭角型青光眼在远视人群中多见。5.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血液流变学异常等,也可能是造成青光眼的危险因素。
我们应如何远离青光眼?
1.所有35岁以上的人群体检时,眼底镜和眼压检查应该成为常规检查,对于有青光眼家族史和高危病人来说尤为重要,50岁后应每年检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