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白内障及人工晶状体学组十大科研亮点-凯发k8国际唯一

 
020-87280797
广州意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guang zhou yixiang medical devices co., ltd
2017年度白内障及人工晶状体学组十大科研亮点
来源: | 作者:gzyixiang | 发布时间: 2018-05-04 | 391 次浏览 | 分享到:

(封面故事:前途远大的机器学习)[1]并入选该期的精选新闻“罕见病的电子鹰眼系统”。

  2017年5月,团队于广州开设了全球首个人工智能眼科门诊,并启动了全球第一项多中心临床试验(nct 03240848),实现了14家医院的智能门诊试点,截止至2018年3月,已接诊患者超过3000名;作为唯一由中国团队完成的入选项目,被ieee spectrum评选为“影响全球医学界的11大ai事件”。

▲集筛查、评估和辅助决策一体化的先天性白内障人工智能系统

参考文献:

[1] long e, lin h*, liu z, wu x, wang l, jiang j, an y, lin z, li x, chen j, li j, cao q, wang d, liu x, chen w, liu y*. a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latform for the multihospital collaborative management of congenital cataracts. 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2017; 1(2):1-8. (cover highlights).

亮点三、首次证实飞秒激光有益于硬核人群,但切口技术尚待改进(90.7分)

近年来,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的优势有目共睹,能有效减少术中超声的应用,从而减轻周围损伤。但是,既往研究者认为,硬核白内障晶状体的含水量较低,在激光劈核过程中对激光能量的吸收减少,导致反射增加,从而导致劈核困难和角膜内皮损伤严重,因此一直认为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不适用于硬核白内障。而由于传统观念,我国白内障患者仍有很多待其成熟才进行治疗,导致手术风险和难度均大大增加,硬核白内障患者占总体白内障人群较大比例,手术犹如开山凿石。同时,飞秒激光制作透明角膜切口规则、稳定性高明显更能抵抗变形和渗漏,但在屈光白内障手术时代,“无刀”激光切口能否带来更少的术源性散光、更快的视力恢复和更好的裸眼视力尚不确定。


  因此,浙二眼科中心姚克教授团队开进行了两项研究,比较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和传统超声乳化手术应用于硬核白内障的研究[1]以及比较飞秒激光辅助透明角膜切口和传统宝石刀角膜切口术源性散光[2]用数据说话,首先研究发现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能显著减少硬核白内障患者手术时的超声乳化时间和能量,减少角膜创伤,使其更快恢复,视力也更快达到稳定最佳水平,说明硬核白内障患者更适合选用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手术。同时发现,相较于传统宝石刀透明角膜切口,飞秒激光切口术后会导致更高的术源性角膜散光,其主要原因是飞秒激光尚不能个性化精准定位角膜切口位置,部分飞秒激光角膜切口相对更靠近角膜中心造成了术源性散光的升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