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白内障及人工晶状体学组十大科研亮点-凯发k8国际唯一

 
020-87280797
广州意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guang zhou yixiang medical devices co., ltd
2017年度白内障及人工晶状体学组十大科研亮点
来源: | 作者:gzyixiang | 发布时间: 2018-05-04 | 391 次浏览 | 分享到:



亮点五(并列)、高度近视白内障人工晶状体选择(88.7分)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研究院的卢奕和竺向佳研究团队,于国际上率先研究高度近视囊袋和人工晶状体大小的匹配性问题。首先在国际知名眼科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影响因子:3.806)上发表了toric人工晶状体在高度近视眼内的旋转稳定性研究[1]提出高度近视患者由于晶状体囊袋较大,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后的旋转风险大大增加,可显著影响散光的矫正效果,因此这类人工晶状体在高度近视眼内应用时需慎重。该成果不仅入选了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发布的2017年《我国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2]而且受到了美国眼科学会(aao)的推荐,被写入2017年ophthalmology杂志发表的最新版成人白内障临床指南cataract in the adult eye ppp[3]本团队又进一步发现市场上现有的二襻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在高度近视白内障眼内应用时,会出现轻度的向下偏心,影响视觉质量和手术效果,成果发表于国际眼科顶尖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影响因子:5.052[4]本团队的研究成果表明,现有市场上按照正视眼为主的欧美人眼球大小设计的高端人工晶状体与高度近视白内障的囊袋大小存在不匹配,可能影响手术效果,因此设计适用于高度近视高发的亚洲人群的个性化大小的高端人工晶状体将成未来的趋势。


参考文献:

[1] zhu x, he w, zhang k, lu y*. factors influencing 1-year rotational stability of acrysof toric intraocular lenses [j]. br j ophthalmol, 2016, 100(2): 263-268. 

[2]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白内障与人工晶状体学组.我国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7年). 2017, 53 (1) :7-10.

[3] randall j. olson, rosa braga-mele, sherleen huang chen, kevin m. miller, roberto pineda ii, james p. tweeten, david c. musch, on behalf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 preferred practice pattern cataract and anterior segment panel. cataract in the adult eye preferred practice pattern. ophthalmology, 2017, 124(2):1-119.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