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已经从单纯除障复明的手术时代逐步进入屈光性手术时代。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注重功能性视力的提高,追求更高的视觉质量,不但要看得清晰,还要看得舒服、自然、持久。
那么,什么功能性视力?白内障患者如何提高术后功能性视力?有哪些人工晶状体(iol)可供选择呢?它们是如何帮助患者实现清晰视力的呢?解放军总医院的李朝辉教授在2018年浙江省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大会上给出了答案。下面一起来听听,李教授眼中的非恒定球差iol为我们带来了怎样的“视界”。
非恒定球差非球面iol设计
-
此图是以基础屈光度22d的为例是用来解释非恒定球差非球面是如何实现的。
-
横坐标为iol中心到边缘的距离,中坐标为屈光度
-
深蓝色曲线是传统球面晶体(可以看到从中心到周边屈光度逐渐增加)
-
浅蓝色曲线是零球差晶体(可以看到屈光度非常均匀一致)
-
绿色曲线是一般的负球差晶体(可以看到从中心到周边屈光度逐渐减低)
-
红色曲线是蔡司非恒定非球面晶体(可以看到屈光度在晶体中间大部分也是逐渐减低的,而到了周边很边缘的部分则迅速回归基础屈光度)
-
因此,非恒定非球面晶体的中间绝大部分都是负球差,而边缘部分则接近零球差。
非恒定球差非球面iol设计(zeiss optic)
特点
1.评估视觉功能
无论在低空间频率还是高空间频率,非恒定像差iol均有好的视觉图像质量。
(按住图片可左右滑动)
注:调制传递函数(mtf):客观测量视力和对比敏感度的最佳工具。可以非常灵敏地测量图像退化情况,精确定量每个空间频度的光对比知觉像差,可客观真实反映视觉图像质量。
2.肝素表面处理
新的肝素涂布技术,效果持续时间更长更确切,可有效减少眼内炎的产生。肝素表面处理之后的iol展开更顺畅,克服了疏水性材质展开缓慢的弱点。
3.5°攀夹角 前后非对称设计呈现完美效果
可消除囊袋牵拉出现的后囊褶、不牵拉囊袋、中心定位完美。
4.全预装,小切口(2.0mm),操作更安全更便捷
5.其他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