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帆指出,学业和应试教育的压力让青少年长期处于近距离的持续学习状态,这是青少年近视率不断上升的重要原因,希望家长要有意识的协调孩子的时间,在学习、户外活动以及学习中找到平衡点。这样不仅能保证视力的健康,对孩子整个身体的健康都十分重要。
户外活动减少严重伤害孩子视力
大量研究已经证实增加户外活动能够有效预防近视的发生。2015年《自然》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表明,孩子在户外干什么不重要,无论是运动还是野餐,只要在户外的时间足够多,近视发病率就低。
吕帆指出,虽然现在户外强光暴露预防近视的机理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共识,但户外运动可以预防近视的发生是明确的,不过这需要一定的量,一般建议每天需要在阳光下活动2小时。
那么中国孩子的户外时间有多久呢?2012年,一项针对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合肥五座城市的小学生户外活动状况调查显示,小学生工作日户外活动时间只有1小时,周末则可以达到两小时。这与每天2小时有很大差距。
吕帆提醒各位家长要让孩子走出去,学习上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眼睛健康更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保护青少年视力需多方防控
吕帆指出我国青少年近视多发生在12岁,而现在9岁和10岁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近视发生的年龄越来越提前,这与整个大环境有关。
多数欧美国家对儿童视力定期检查均有规定,包括检查频次、项目以及检查地点。但目前,中国并未实现青少年和儿童视力筛查体系的全面覆盖。北京儿童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刘丽丽在《中国新生儿眼病筛查的现状和进展》一文中指,中国每年出生人口为1300万至1600万,新生儿眼病筛查人数仅为1万左右,0岁—3岁儿童眼保健覆盖面极低。
吕帆指出,除了儿童视力定期检查。国外很多国家,比如新加坡和日本,都非常注重视力教育,而且教育年龄都是非常早的,这对于控制近视发生是十分重要的。保护青少年视力,需要孩子、家长、学校、医疗结构和政府的多方共同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