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的屈光手术,值得期待
近期发表在《nature photonics》的一个关于无创的永久性视力矫正的研究报道为近视患者打开了一扇希望的大门,胡教授介绍说,这种新方法是以一种震荡频率很高的飞秒激光在不损伤角膜的情况下局部改变角膜组织的生物化学和生物力学特性,导致角膜曲率改变以达到永久性治疗屈光不正的作用。他认为,无创性的个性化角膜屈光手术将是近视矫治史上的一个划时代进步。因为目前所有的角膜屈光手术都是有创的,如果能无损伤达到角膜屈光矫正的目的,那就是一种很好的手术方法,值得期待。
未来趋势:微创无创化、个性化、人工智能化
胡教授认为,角膜屈光手术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向微创化和无损伤化的方向发展。如上述新的手术方式,是一种无损伤的手术方式。二是借助角膜地形图做到的高度个性化的手术方向。三是手术操作的人工智能化,借助现代化的手段使手术的操作步骤变得更加人工智能,使医师能够在手术设计等方面投入更多精力,使手术在精度上达到更好的效果。总的来说,就是通过微创化甚至无创化、个性化、人工智能化,达到更好的视觉质量效果。
低龄化近视的防控策略:户外活动 ok镜 阿托品
中国是一个近视大国,近视眼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并呈低龄化。这可能与现代社会近距离工作、看手机等有关。目前针对低龄化近视的干预比较有效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户外活动。每天大于2小时以上,尤其对尚未发生近视的人群特别有效。专家们也在建议教育部门能够适当增加体育课的时间。新加坡国家已通过增加诸如体育课等的户外活动时间,使整个新加坡的近视眼发病率得到有效的控制。因此,这是很有效的一个方法。第二是角膜塑形镜(ok镜),可延缓眼轴的增长,延缓近视的进展。还有一个便是低浓度的阿托品。虽然目前尚未得到我国cfda的认证,但一些医师的临床实践及相关研究已证实了这一点。
角膜塑形镜:规范是关键
胡教授谈到,目前角膜塑形镜是一种控制近视比较有效的方法,但要做到规范化,不是所有的眼镜店都可以随便去验配。我国眼视光学组做了很多这方面的共识和工作,临床开展中应严格按照适应证实施,以避免发生并发症。只有规范化地开展,才能使其成为一个很好的近视防控方法,不但可以减少并发症,还可以使近视患者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