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光不正性弱视多见于有高度远视或散光者;由于视网膜上的像始终模糊不清,传入大脑的视觉冲动或信息较少,久而久之便形成弱视。
5、先天性弱视
先天性弱视目前发病机制不清楚,有些继发于先天性眼球震颤。
学龄前视力检查很重要
学龄前是治疗关键期。弱视的儿童,除有斜视外,眼外观没有明显改变,不红不痛,大多数能正常玩耍、学习。正因为如此,家长和老师不易察觉到孩子有视力问题,往往使他们失去了治疗的最佳时间,影响了疗效。
3岁~5岁儿童的眼睛正处在生长发育期,他们最易患的眼病就是弱视。学龄前做视力检查很重要。儿童在3岁时经过简单的视力教认,绝大多数都会认视力表。有条件的幼儿园要对孩子视力每年进行一次普查筛选,家长也可自购一张标准视力表,挂在光线充足的墙上,让孩子在5米远的地方识别。
检查时一定要分别遮眼检查,不可双眼同时看,防止单眼弱视被漏检,反复认真检查几次,若一眼视力多次检查均低于0.8,则需带孩子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这种检查最好不晚于4岁。
屈光不正是影响儿童视觉发育,导致弱视、斜视的主要原因之一。家长应该密切注意孩子的视力状况,及早发现异常苗头。一旦发现孩子看书距离近、常常眯眼或歪头视物,或者看电视时喜欢往前凑,就应该对孩子的视力情况有所警惕,尽早带孩子到医院仔细检查眼睛。
学龄前视力检查很重要
对于不能配合检查视力的婴幼儿,还有一些方法有助于家长发现他们是否存在视力问题。
1、红色绒球法
用一个大的红色绒球,在距离宝宝眼睛20厘米处移动,正常情况下能引起宝宝的注意。此法适用于出生一个月的新生儿。
2、眨眼反射法
医学上称为瞬目反射,在宝宝出生2个月后,将一个物体突然移近其眼部时,正常情况下会引起宝宝眨眼。追随运动出生2个月的宝宝不仅能注视眼前较近的物体,还能在小范围内追随目标转动眼球;3个月时可随意注视或追随玩具,头也随之转动;5个月时,能分辨人的面貌。如果宝宝不能稳定地注视目标,或表现为无目的寻找,或只是眼球有节奏的摆动,则表明视力有问题。
3、遮盖法
交替遮盖小儿的双眼,观察其动作。因为视力差的眼睛看不清楚,所以当遮盖视力较差的眼睛时,宝宝多不在意,而遮盖视力好的一只眼睛时,宝宝会伸手去推开遮盖眼睛的手或物体。如果家长怀疑孩子的视力有问题,一定要尽快带他们到医院进行准确可靠的屈光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