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视觉健康创新发展国际论坛(vision china 2018)暨2018全国眼视光学术大会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众多海内外知名高校、医院、科研院所视觉健康相关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和国内外眼科、眼视光相关领域的医生、行业、企业代表等超过2000人共襄盛会,盛况空前。多位全国权威、知名视光专家就近视防控等问题进行了深度探讨。专家认为,中国的近视防控需打“预防”“检查”“治疗”组合拳,全方位立体化建立科学近视防控体系,从而改善中国青少年近视问题严峻的现状。
本月为“儿童视力和眼保健月children’s eye health and safety month”,一起来听听内蒙古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冯月兰博士谈谈青少年儿童的视力保健,近视防控问题。
据澳洲华伯恩视觉研究中心的研究结果显示:目前全球近视眼患病人数约25亿。而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研究报告显示,目前中国近视患者人数多达6亿。其中,10~12岁小学生、13~15岁初中生、16~18岁高中生视力不良率分别为58.90%、73.40%、81.20%。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的干预,到2020年,中国存在视力问题的人口数可能高达7亿以上。中国作为青少年近视率全球第一的国家,视觉健康形势极为严峻。
面对一个小学一年级6岁就有-1.00d的孩子,会想到什么?如果不加以控制,到了18岁,可能发展为一个超过-7.00d的高度近视,50岁时,有可能因为高度近视眼底病理性改变并发黄斑出血或视网膜脱离,可导致视觉损害甚至失明。面对这种情况,国家卫生部门高度重视,2016年卫计委就出台相关政策建议探索建立儿童青少年屈光档案,早期发现近视的趋向或趋势,定制跟踪干预措施,减少高度近视的发生。2017年博鳌宣言也提出近视防控宣言。提出对于学龄前儿童屈光档案的建立是近视防控的第一步
(一)近视预防之屈光发育档案
连续跟踪、检查儿童青少年眼球和身体的发育情况,评估分析与早期科学干预,建议学龄前孩子每3-6个月检查一次。检查内容包括:
建立屈光发育档案的作用和意义
1、及时发现儿童“近视的苗头”,提前做好近视预防;
2、详细了解近视的构成和发生原因,
3、对近视类型进行分类,为近视干预措施提供更多的依据;
4、可以发现视力“正常”但屈光异常的情况。
(二)近视预防之户外活动
大量的研究证明,每天2小时的户外运动,可有效减少近视的发病率,户外运动关键因素是户外总时间(白天),因为很多实验证明:多巴胺能抑制近视的发生发展。而多巴胺的合成、释放具有光依赖性,与光照强度成线性相关,视网膜多巴胺含量有昼夜节律变化,夜间降低,所以最提倡阳光下户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