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干眼症,又称为角膜结膜干燥症,是指由于泪液的质或量的异常或流体动力学异常引起的的泪膜不稳定和眼表损害,从而导致眼部不适的一类疾病。干眼症已成为全球流行性疾病,其病因即涉及局部又牵扯全身,既有自身因素又有环境因素。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回,30~40岁人群中超过20%患有干眼症者,70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高达36.1%,其中男性发病率为14.9%,女性为22.8%。在此,就近几年来国内外有关干眼症的病因、护理干预的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
诊断
2013年医学会眼科中华学分会角膜病学组对干眼症的诊断进行了系统规范是的整理,共识为:主观症状疲劳感、不适感、异物感、干燥感、烧灼感、视力波动 schirmer(无表面麻醉)≤5 mm/5 min;主观症状 泪膜破裂时间(breaking up time,but)≤5 s;主观症状 schirmer test(无表面麻醉)≤10 mm/5 min 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主观症状 5s
病因分析
使用电子终端产品过度
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①眼睛长时间注视屏幕,导致眨眼次数减少,泪液快速蒸发,再加上室内空气不流通,湿度不够,泪液蒸发更快;②与向下注视时的阅读相比,向前向上注视屏幕时,睑裂问泪膜暴露区增大,加重干眼症状;③用电子产品时注意力过于集中,加上光刺激,引起泪液质量和动力学异常,泪膜稳定性下降,眼睛缺氧;④视近物过久,睫状肌痉挛、调节力下降,使患者感觉眼睛疲劳不适、视物模糊。47%数据处理工作人员有不同程度的眼部症。
睑板腺功能不良
睑板腺功能障碍是蒸发过强型干眼症的发病原因,好发于油性皮肤及老年患者中,所分泌的睑板腺脂质构成异常,表现为游离脂肪酸增高,降低泪膜稳定性,胆固醇酯升高,阻塞导管,为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有利环境嘲,出现泪液缺乏,泪膜不稳定,睑缘炎症,开口阻塞,导致干眼症发生。
长时间佩戴角膜接触镜
角膜接触镜佩戴时间过长,造成眼表不同程度的损害,影响泪膜稳定性和泪液的分泌功能。干眼症病情的严重程度受屈光度数影响,与佩戴角膜接触镜的时间长短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