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复杂高精尖的眼底病手术,白内障手术已是成熟的临床眼疾手术之一。但上海爱尔眼科的青白眼底中心专家团队指出,手术无小事,无论术前、术中、术后,都应细心观察、精心诊疗、耐心跟访。白内障患者需要避免陷入以下五大误区。
误区一:夏季不宜做白内障手术
夏季天气炎热,受手术环境及诊疗住院条件限制,长期以来医院不推荐病人在此季节进行白内障或其他眼疾手术,由此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则——夏季不宜做白内障手术。而事实上,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术环境和条件的大幅改善,基本上消除了夏季白内障手术的一些负面因素的影响,相反,还可以为病患避免了不少手术旺季时带来的问诊求医的排队、择医手术的烦恼。
误区二:白内障要成熟才能做
在二三十年前由于白内障手术还缺乏清晰的手术显微镜,大多数眼科医生还在依赖放大镜做白内障手术。如果白内障不成熟,无法看清全部混浊的晶体皮质并加以清除,因此要求患者在白内障成熟以后才能做,其实是医学落后的表现。随着手术显微镜的普及和高清手术显微镜的推广,特别是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的应运,手术技术上再也不需要等待白内障成熟才做。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也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如果等待白内障成熟,会让老人度过一段漫长的低视力阶段,不仅会造成老年人的生活不便,质量下降,也会增加儿女的负担。
误区三:白内障可以通过药物得到根治
老年人常常从各种权威报纸或者广播上看到各种治疗眼病的奇药,可以让混浊的晶状体“返老还童”而避免手术之苦,因此很多人花重金购买后,却起不到提高视力避免手术的作用,也错过最佳手术时间,甚至因为过敏或者其他副作用,导致视力进一步下降甚至失明。
误区四:白内障手术需要视力下降到0.3或者0.5以下
其实医院视力表检查的视力只是代表了视觉功能的一部分,一个完美的视觉还包括良好的色觉,对比敏感度和像差。对比敏感度简单来说就是分辨灰度的能力,因为我们的世界不是单纯的黑与白,还存在很多介于二者之间的灰度,分辨存在这些不同程度的“灰色”的能力就是对比敏感度。
而医院检查的视力表上只有纯黑和纯白的对比,所以有很多白内障患者会有良好的视力表“视力”,视力检测可以达到0.6-0.8,甚至1.0,但是患者却总感觉视力模糊,仿佛生活在严重的雾霾之中,表症就是患者感觉眼前若有塑料薄膜或者擦不干净的眼屎,其实这些都是对比敏感度下降的表现。对比敏感度的下降,在日常生活中最明显的影响就是对台阶的分辨能力下降,这也是老人常常摔跤的一个重要原因,无法清晰地分辨大片平地中的少量台阶,容易导致踏空摔倒,甚至导致骨折。所以不能仅仅因为视力表“视力”还不错就放弃白内障手术,要综合考虑对比敏感度/色觉/像差等因素,特别是对于一些精细视力要求高的人群,例如画家、设计师、建筑师,所谓的“视力”0.8甚至1.0都不是白内障手术的禁忌。
误区五:白内障术中人工晶体越贵越好
在商品经济中,一分价钱,一分货,是一个普遍规律。但是对于人工晶体这种特殊的商品,宋蓓雯主任指出,并非最贵的就是最好的。白内障手术发展到21世纪,已经从单纯的复明手术升级到屈光手术,更多的患者对术后的视觉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人工晶体已经从硬质人工晶体发展到各种材质的软性折叠人工晶体,从球面人工晶体到非球面人工晶体,从单焦点人工晶体到多焦点晶体,近年来还出现了矫正散光的晶体,满足了不同层次的需求。但是选择人工晶体并非简单地看价格,要根据自己眼睛的情况,经济状况和日常生活需求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