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囊挛缩是晶体远期面临的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其发生率跟晶体的材质密切相关。亲水性晶体要远远大于疏水性晶体,因为亲水性晶体与囊膜之间不发生生物粘连,无法限制前囊挛缩,而且其腿偏软,支撑力量较弱。而疏水性晶体具有生物粘性,可以跟囊膜粘住,粘住之后就不容易往里面跑,因此能对抗挛缩。由此可见,疏水性晶体发生前囊挛缩的概率低,是优先的选择。
高度近视,远视青光眼以及视网膜色素变性等高危患者的悬韧带松弛无法对抗挛缩,更容易发生囊袋挛缩,所以这类患者在选择晶体时一定要考虑以上因素,尽量选疏水性晶体,不要选软襻的亲水性晶体,还可以放张力环来帮助对抗挛缩的力量,不然术后移位的几率很高。
后发障
下面我们来说说后发障,通常发生在术后6个月到几年之间,也就是大家说的复发,实际上它并不是真正的复发,而是囊膜增殖后变得不均匀而导致的看不清,对患者来说看不清就是复发了。后发障跟材质以及晶体的设计也有关系。目前主流的人工晶体后发障的发生率相差巨大,总体来看亲水性晶体后发障要远远高于疏水性晶体。当然,晶体设计上有一些方法可以降低后发障发生的概率,如现在主流晶体都在采用的直角方边设计,其直角可以抵挡住囊膜增殖使其不往中间发展,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后发障发生概率。
除了结构上的差距之外,有一个很重要的预防后发障的技术叫活性氧表面处理技术。其通过增加人工晶体和黏膜的粘性,使外面的细胞长不进去,里面的细胞不发生增殖,从而可以预防后发障。
光学质量
人工晶体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差别是它的光学质量。光学质量取决于人工晶体的光学加工能力,工艺越好,表面越光洁,细胞黏附就越少。亲水性晶体在这方面较疏水性晶体是有一定优势的。而疏水性晶体必须是顶级加工工艺才能实现和亲水晶体差不多的效果。
除此之外,亲水性晶体和疏水性晶体都可能发生一定的问题,亲水性晶体有钙化浑浊的可能,疏水性晶体有闪辉(glistenings)的可能。
闪辉是术后很久(1年或更长时间)发生的点状浑浊,严重的情况会造成视觉干扰。不同人工晶体闪辉等级不同,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择0级或者1级闪辉的人工晶体,基本上可以杜绝远期明显闪辉导致视觉干扰的风险。
预装系统
此外,人工晶体还有一个差别是预装系统。我们知道,在操作的过程中如果镊子尖不小心碰到晶体可能会轧一个小印,装载失误可能会断腿等。现在主流的比较好的人工晶体都是预装的,包装中自带装载器,手术的时候只需要打点黏弹剂直接往眼睛里面推就可以了,减少了很多人为失误,也减少了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