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结膜囊聚维酮碘(povidone-iodine,pvi)消毒
在2013年escrs指南中,pvi结膜囊消毒已从白内障摘除手术的预防措施提升为医疗标准。建议术前使用5%~10%聚维酮碘消毒结膜囊3 min以上。若为聚维酮碘禁忌证,可使用0.05%水氯己定代替。但是,日本的研究结果显示,由于 0.1%~1.0%聚维酮碘的游离碘浓度更高,故其可产生更快的杀菌作用。参与讨论的专家一致认为pvi结膜囊消毒是有效的白内障围手术期预防感染的手段,但使用前需关注患者是否存在眼表问题,如角膜上皮损伤、一定程度干眼等。建议使用浓度为1%或低于5%的pvi进行结膜囊消毒。
(三)前房抗生素注射
研究结果表明术毕前房注射 10 g/l 头孢呋辛0.1 ml 是预防白内障摘除手术后眼内炎的有效方式,前房注射头孢呋辛可使白内障摘除手术后眼内炎的发生率下降。西班牙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前房注射头孢呋辛,白内障摘除手术后眼内炎的发生率下降15倍,从0.59%下降至0.039%。另一项美国研究发现,前房注射头孢呋辛后的眼内炎发生率从0.31%下降至0.014%。2013年escrs指南推荐白内障摘除手术毕前房注射10 g/l头孢呋辛0.1 ml作为常规白内障摘除手术流程。在我国,由于缺乏商品化制剂,目前仅少数眼科机构开展前房注射抗生素。参与讨论专家认为鉴于前房注射 10 g/l 头孢呋辛 0.1 ml 可有效预防白内障摘除手术后发生眼内炎,可考虑在我国逐步推进此项措施。术毕前房注射药物首选 10 g/l 头孢呋辛(0.1 ml);当怀疑头孢菌素过敏时,可考虑注射1 g/l莫西沙星0.1 ml或 5 g/l 莫西沙星 0.05 ml,也可采用 0.1 g/l 万古霉素前房灌洗替代。但应强调的是,在使用较高浓度万古霉素(即 10 g/ l 万古霉素 0.1 ml)前房注射时,须注意有可能发生出血性梗阻性血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