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板层角膜移植:该手术是以角膜的部分组织为操作对象进行的手术,只切除有病变的角膜浅层组织,深层比较完好的角膜仍然保留作为移植床,然后取同样大小和厚度的角膜材料,缝于患者角膜的移植床上。板层角膜成分移植,属于眼外手术,一般不扰动眼内组织,并发症较少。板层角膜移植术适应症:1、圆锥角膜进行期及无瘢痕的早、中期。2、角膜外伤性瘢痕和多发异物。3、角膜变性和营养不良:主要应用于边缘性角膜变性和角膜基质营养不良。4、天性角膜异常:如儿童的角膜皮样瘤。 5、角膜化学伤。6、角膜免疫性疾病;常见为蚕蚀性角膜溃疡。7、角膜化脓性感染。
角膜移植手术猪角膜移植前后视力对比
猪角膜移植前后视力对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西南证券、冠昊生物、华医资本整理
角膜移植手术方式
注:后板层角膜移植术(dlek)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板层角膜移植手术,它是用健康的供体角膜后板层连同角膜内皮一起替代病变的受体角膜后板层和内皮,因此又称深板层内皮角膜移植术(posterior lamellar keratoplasty,plk)或内皮板层移植术(endothelial lamellar keratoplasty,elk)
3.市场概述
3.1 中国角膜盲国情:角膜病是中国第二大致盲原因,供体严重不足
据世界卫生组织2010年《视力残疾全球数据报告》显示,中国共有盲人824.8万人。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因角膜病致盲患者约400万人,其中约200万可以通过角膜移植手术复明,但每年施行的角膜移植手术例数为5000例,目前我国每年成功移植的5000例角膜中,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美国、斯里兰卡等国的捐赠。根据2015年数据统计,2014年全国所有眼库手捐赠的眼角膜数量不到2000片,而人口只有3亿的美国,2014年捐献了13万片角膜,美国本土只用了6、7万,其余角膜出口到亚洲、欧洲等国家。在我国,香港和台湾已经立法了。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大量的角膜病患者来自农村,对角膜移植的了解甚少,角膜盲症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尤为高发,由于贫困人群卫生习惯不好、营养水平差、劳作环境欠佳,加上医疗条件有限,罹患角膜盲症时得不到及早治疗,视觉如走向悬崖边般,岌岌可危。同时由于中国药监局没有进口角膜审批流程,按照药品审批则周期超长,导致进口角膜进入国内医疗机构这一过程可能长达半年以上。从2015年1月1日起,中国全面停止使用非自愿死囚器官,自愿捐献成为器官移植的唯一渠道。其实眼角膜移植手术从技术角度来说并不复杂,手术成功率可高达90%以上,中国也很早就效仿发达国家建立了眼库。造成“无米下锅”这一局面的直接原因是中国角膜捐献率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