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届全国白内障与人工晶状体学术会议”于6月2日在上海顺利闭幕,国内众多眼科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襄盛举。本届会议多种形式展现了白内障及相关领域的新技术、新知识和临床经验,涵盖了“精准屈光白内障手术方案”、“屈光白内障手术体系建立和管理”、“复杂性白内障病例的诊治”等十二大学术主题,内容丰富,精彩纷呈。
会上,一场关于“当白内障遇上糖尿病”后如何进行风险评估、手术时机和方案选择的讨论备受关注,为此《国际眼科时讯》特邀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姚克教授接受专访。姚克教授就糖尿病患者并发白内障后如何全面打造整体手术凯发官网入口的解决方案进行了总结,并与大家分享了宝贵的临床经验。
糖尿病患者的眼内炎发生率更高,应综合考虑以降低眼内炎的发生。姚教授谈到,和所有糖尿病患者的全身手术一样,糖尿病性白内障手术的感染风险会高于常规手术,因此在手术时要特别注意尽量减少手术时间,尽量减少手术器械进出眼内,尽量保持切口的密闭。伤口的闭合在糖尿病患者中一般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切口一定要水密好,避免其感染,对个别情况严重的糖尿病患者在抗生素的应用上要更加注意,必要时加强抗生素的使用和预防。
疏水材质,方角设计——糖尿病性白内障iol的选择
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后发障(pco)相对高发,关于如何有效地预防pco,在手术操作和iol选择上有哪些关键点,姚教授与大家分享了经验。他指出,糖尿病性白内障手术以后pco的发生确要高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因为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炎症因子的释放高于普通白内障手术,是有试验依据的,我们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的时间可以相对延长,有的糖尿病患者对于糖皮质激素的治疗,尤其是全身激素的治疗有相对禁忌证,所以可以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作为预防dme的用药。非甾体类抗炎药可减少炎症细胞、减轻炎症反应,从而减少pco的发生风险。在iol选择方面,因为糖尿病性白内障的炎症反应比较重,pco比较多,所以最好采用疏水性的iol[3]。疏水性的iol后表面比较黏,后囊可以紧贴iol后表面,这种iol的选用对于防止pco有更明确的作用。
综上,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在iol选择上需要进行综合考虑,姚教授谈到,糖尿病性白内障由于感染和后发障高发,通常会选择方角设计疏水材质,这样可以紧贴后囊膜减少pco的发生。总的原则是疏水材料、方边设计iol,植入的时候减少不必要的操作,减少器械对眼组织的损伤,从而提高手术的疗效。
“当白内障遇上糖尿病”,为全面打造整体手术凯发官网入口的解决方案,需要从系统性疾病的控制、手术时机和方式的选择、手术操作的规范性、iol的选择、围手术期管理、并发症的预防以及术后长期随访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全面评估,以最大程度恢复患者的视功能。
参考文献
[1] updated 2017 ico guidelines for diabetic eye care. http://www.icoph.org/downloads/icoguidelinesfordiabeticeyecare.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