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已经来临,高考一结束,很多朋友也终于可以出去浪一下了,为了防晒黑防晒伤,相信大家都备上各式各样的脸部身体防晒装备——防晒霜、防晒服、遮阳伞、遮阳帽……
但其实,我们的眼睛也非常需要防晒。皮肤被紫外线伤害,我们还能感知到,比如晒红、晒伤,但紫外线照进眼内,对眼睛的伤害是非常缓慢的,我们表面并看不出来。
以前我曾经讲过,防蓝光眼镜有没有用,主要是针对室内看电脑屏幕等情景,结论是对高强度使用屏幕的人群有用,例如程序员、会计师等职业。
今天我们来聊聊户外,过强的阳光和其中的紫外线可能对眼睛带来哪些伤害。
01
白内障
虽然我们知道白内障每个人都会得,是眼睛老化的一种表现,本来晶莹剔透的晶状体,慢慢变得混浊。但其实白内障的发生与发展,也和紫外线关系非常密切。
我们都知道蓝光和紫外光对黄斑可能产生危害,但我们眼睛其实是自带防蓝光系统的,发挥防蓝光作用的就是晶状体,它会吸收大部分短波长光线,从而保护黄斑。当吸收的太多时,晶状体也扛不住了,就会过早发生白内障。
数据显示,日照强的地区,得白内障的人更多,年龄也更早。中国南方地区和青藏高原 ≥50 岁的人发生老年性白内障的概率约 30%,非南方地区的概率约 20%。
所以平常眼睛一定要做好防晒工作。当然,虽然即便做好了防晒工作也还是会发生白内障,但至少,时间更晚一些,发展也会更慢一些。
另外,白内障术后也需要额外注意防晒。
白内障术后可能会出现畏光的症状,一般1~3个月大脑会接受新的视力状态,畏光症状会消失。这是因为,白内障颜色是黄褐色,紫外线之前还有白内障“遮挡一下”,取出白内障植入透明的人工晶体之后,相当于将一个常年配戴的太阳镜突然摘掉了,也正是因为这样,紫外线更容易进入眼内,所以防晒更为重要了。
目前有专门用于眼科手术的术后遮光护目镜,对于术后比较畏光,眼底黄斑病变的人群,可以佩戴。
02
翼状胬(nǔ)肉
紫外线对眼组织有光损伤作用,会使蛋白质凝固变性,角膜上皮坏死脱落。在各种被“晒出来”的眼病中,常见的一种就是翼状胬肉。翼状胬肉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病变,因为形状像“小翅膀”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