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囊切开术是现代白内障囊外手术中的基本技术之一,其主要作用是方便取出混浊的晶状体核与皮质,为人工晶状体固定提供支架。眼部复杂病例的病情多种多样,在白内障手术时,单单常规环形撕囊远远不能满足手术需要,需要多种前囊切开方法作为补充。
变裂线方向使撕开的前囊呈活瓣样翻转在未切开的前囊表面。
3. 针尖向下固定在靠近裂点处的翻转前囊瓣内, 按略小于环形囊开口的弧形牵拉前囊瓣,使前囊瓣在未撕开的前囊表面呈环形方向裂开。
4. 及时更换针尖固定点,尽量保持最接近裂点处前囊瓣。每次更换时,将前囊瓣展平,以免游离的前囊堆积在一起干扰视线。
5. 不断调整针尖行走方向,其半径应略小于环形撕囊口半径。当囊裂开方向偏向中心行走时,可适当向周边方向牵拉,改变前囊裂开方向向外偏移,扩大囊开口;当囊开口过大时,可向中心部位牵拉,改变囊裂开口方向中心偏移。
6. 接近撕囊尾声时,针尖及时向中心转向,以免失去支撑的前囊瓣打滑。遗留的小片残留前囊可用镊子撕除。环形前囊口保留的裂点仍然是潜在放射状裂口的起点(10-3-2)。
图 10-3-2 环形撕囊
(六)环形撕囊术中前房的保持
环形撕囊术过程中,眼用平衡盐溶液、空气以及粘弹剂均可用于充盈前房。 眼用平衡盐溶液一般用于截囊针撕囊时。如果切口密闭好,前房液体波动小,皮质没有乳化,针撕囊相对容易。对复杂或高难度病例,例如后部玻璃体压力高、无核白内障、过熟白内障或小瞳孔,不推荐使用眼用平衡盐溶液。因为溶液容易漏出前房使前房变浅,前囊产生不可控制的放射状裂口。而且前囊膜容易漂动,针尖很难固定前囊瓣。
空气充盈前房下撕囊可以清楚的看到翻转的前囊瓣,但空气很容易自切口处泄露出前房,补充难度大。仅在极个别情况下由有经验的医生使用,不推荐初级医生使用。 粘弹剂是最安全有效的维持前房方法。无论针撕囊或撕囊镊撕囊,成功率都很高。
用于撕囊过程的粘弹剂必须具备四个特性:
1. 高分子量,静止高粘度和高内聚性。粘弹剂在前房内保持成团状,不容易流出切口。透明质酸钠分子量最大、粘度最高,viscoat次之,甲基纤维素最低。
2. 良好能见度,不产生气泡和折射阴影。透明质酸钠透明度最高,viscoat注入前房后会产生折射阴影,甲基纤维素容易存留气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