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诊断和胚胎植入前遗传诊断在防治儿童遗传眼病中的重要作用-凯发k8国际唯一

 
020-87280797
广州意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guang zhou yixiang medical devices co., ltd
遗传诊断和胚胎植入前遗传诊断在防治儿童遗传眼病中的重要作用
来源: | 作者:gzyixiang | 发布时间: 2018-08-07 | 250 次浏览 | 分享到: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儿童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是rb1基因在生殖细胞或体细胞内发生双等位基因突变所致。目前已发现的rb相关rb1基因突变有近1 800个。rb患者发病较早,多呈双眼发病,且其他器官发生第二恶性肿瘤的危险性较高。rb可分为遗传型和非遗传型,其中遗传型rb占全部rb的35%~45%,为单基因病,呈常染色体不完全显性遗传,外显率约为90%[17]。遗传型rb中25%患者有阳性家族史,75%为散发病例。rb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和保守治疗,患者预后不佳。


先天性青光眼是由于胚胎时期发育障碍,致使房角结构先天异常或残留胚胎组织,阻塞房水排出通道,导致眼压升高,整个眼球不断增大,又称水眼,或称发育性光眼。当眼压增高时,可致视神经纤维损害,引起视野缺损,甚至盲。根据先天性青光眼的发病时间和病情进展情况可分为婴幼儿性青光眼及青少年性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属于遗传性眼病,根据其遗传模式可分为常染色体显性及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目前已知的先天性青光眼的致病基因有3个,分别为cyp1b1、ltbp2及tek,其中cyp1b1或ltbp2基因的双等位基因致病突变能够引起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青光眼[18-22],tek基因突变能够引起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青光眼[23]。手术治疗为先天性青光眼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


2、儿童遗传眼病研究面临的核心问题


显著的临床异质性是儿童遗传眼病的主要特点之一,儿童遗传眼病表型复杂多样且存在交汇重叠。同类疾病可有多种不同的临床表型,而不同的疾病可由同一致病基因,甚至是同一致病突变所引起[20]。比如各种不同类型的ird之间就存在较多表型和遗传背景的交叉。此外,儿童的眼科检查较为局限且多配合欠佳,这更是给精确的临床诊断增加了难度,对于一些较为罕见的特殊病例,临床医生如不注意常易误诊,甚至漏诊。因此,高效、精准的分子诊断技术能够极大程度地辅助临床诊断。此外,遗传诊断也是出生缺陷防范、指导优生优育和基因治疗的必要前提,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临床转化医学的意义。然而儿童遗传眼病,如ird、先天性白内障等均有显著的遗传异质性,其发病机制多样,复杂的遗传背景及众多的致病基因给突变筛查增加了难度。传统技术在高效完成众多致病基因突变的筛查方面有较大的局限性,极大地限制了对这类疾病分子遗传学病因的深入研究[23]。因此,如何针对众多致病基因找到一种高效、精准的遗传突变筛查手段,建立分子诊断平台,在遗传眼病患儿中针对众多的致病基因实现突变的快速筛查,并尽量控制成本等是目前研究面临的核心问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