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膜遂道切口的制作
constructing a scleral tunnel incision
如果你近距离观察超乳头,观察超乳头本身,你将发现是以一定的角度进行切割,呈一斜面。现今使用的超乳头大多数都有一个斜面,从而在被内帐手术中增加他们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斜面位置
最普遍的斜面呈30度角,意味着是与超乳头长轴呈30度角进行切割。还有45度和90度,及手柄本身弯曲或头端本身倾斜的超乳头可供选择。这些种类可以在白内障核移除过程中提供不同的选择,但是我仍然建议在早期学习的过程中使用传统的30度针头。
超乳头的斜面可以置于斜上、侧斜、斜下等位置。斜上是槽切技术的最佳方位,此时超乳头的动作类似冰淇淋勺,其目的是在制作凹槽时仅有部分晶状体核物质填充超乳头。侧斜位可以有效的进行晶状体核块的去除,超乳头口可直接朝向最大的晶状体核块使其能量作用于白内障物质,易于将其吸入超乳头。斜下方位可对核形成最大的吸引力。
使用普通的真空吸尘器去拾取一张纸时,为了达到最大的吸力应该使得吸头完全堵塞。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为了达到最大的抽吸力并更有效的控制白内障核,要求蠕动泵抽吸头完全堵塞。一旦晶状体核被牢固的吸引,那么超声劈核或其它的晶状体核切割技术会变得相对容易。
自经典的透明角膜切口与晶状体核呈30度角,与斜下方位的30度角超乳头完全吻合。超乳头一接触到晶状体核,即可轻易地实现超乳头的堵塞,因而可牢固地吸紧晶状体核进行劈核。而斜面向上时则不能封闭超乳头,因蠕动泵无法达到最大真空状态而吸力弱。
通过轻巧且精致的手柄,采用执笔式握住超乳头,可以通过手指简单的旋转运动使超乳头在斜上或斜下方位间转换。
切口间距
以前的专栏中,我们阐述了制作一个合适的透明角膜切口的方法。请记住我们需要精确地制作两个切口:一个宽约1.0mm(或更小)的穿刺口;一个宽约2.5至2.8mm的主切口。为了使手术医生更加舒服并获得最佳的可操作性,我更喜欢将两切口成60度角,主切口位于右手边,穿刺口位于左手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