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囊切开术是现代白内障囊外手术中的基本技术之一,其主要作用是方便取出混浊的晶状体核与皮质,为人工晶状体固定提供支架。眼部复杂病例的病情多种多样,在白内障手术时,单单常规环形撕囊远远不能满足手术需要,需要多种前囊切开方法作为补充。
适用于虹膜萎缩、瞳孔无法散大且没有广泛虹膜周边后粘连的病例。小瞳孔下环形撕囊,红反光很差,无法看到撕裂过程,但效果是十分真实可靠的。因为镊子夹持囊瓣后很难翻转完成前囊剪切撕囊,主要利用平行撕囊法。前囊瓣受到瞳孔缘的限制自动引导撕成圆形。撕囊开口通常大于瞳孔。针撕囊受到瞳孔限制有一定难度,推荐使用可以安全控制前囊瓣的撕囊镊。
囊染色技术
成熟白内障皮质显乳白色,核显棕黄色,其它原因例如角膜混浊或小瞳孔,术中很少有眼底红光反射,显微镜下很难看清透明的前囊,前囊撕囊十分困难。在无法事先改进红反光的情况下,医生面临的难题是如何增进前囊的能见度,以便于撕囊。 以往采用斜照明增进前囊能见度,但效果十分有限。采用电凝前囊切开术(radio frequency),虽然可以在能见度极差的情况下,完成前囊环形切开,但囊环边缘强度很弱,很容易发生意外放射状裂口,效果难以预测。最简单的方法是前囊染色,增加囊的能见度。 菲薄透明的后囊染色后,能见度提高,撕后囊的困难减小。 理论上讲,最有价值的染色剂是台盼蓝(trypan blue)和靛青绿(indocyanine green)。其它试用的染色剂有荧光素,无毒性,但染色较淡。甲蓝(methylene blue)、龙胆紫(gentian violet)和晶紫(crystal violet)等对眼组织毒性较大,不宜使用。 台盼蓝无毒副作用,用于检查保存角膜内皮细胞活性已有多年。0.1%浓度用于活体手术,价廉,是最常用的染色剂。术中蓝色清晰可见,不需要附加滤光片。靛青绿已广泛用于心脏和眼底血管造影术。在滤光镜下,绿色十分明显,但价格偏贵(图10-3-10,10-3-11)。
(一)前囊染色方法
1. 做辅助切口。
2. 先向前房注入空气置换房水,随后注射少量分散性粘弹剂保护内皮。
3. 接着向前房内注射0.1ml 0.1%台盼蓝或0.5%靛青绿,由于比重大,染色剂主要沉积于前囊表面。
4. 平衡盐溶液冲洗前房,置换空气泡和多余染色剂,这时前囊已被染成蓝色或绿色,很容易与白色皮质相区别。
5. 注入粘弹剂,开始环形撕囊。
(二)后囊染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