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禁忌证
存在下列情况中任何一项者,不能接受手术:(1)眼眶、眼睑或眼球解剖结构异常致飞秒激光无法正常操作,如睑裂狭小、眼睑变形;(2)患者无法主动配合手术,如眼球震颤、术中无法固视配合、头位不能处于正常位置或因全身性疾病不能仰卧者;(3)合并妨碍角膜压平的角膜疾病(非接触式设备除外);(4)合并干扰激光光束的角膜混浊等;(5)角膜后弹力层膨出,具有角膜破裂风险;(6)近期反复发作感染性角膜疾病;(7)前房内存在血液或其他物质(如硅油等);(8)低眼压或角膜植入物存在。
存在下列情况中任何一项的患者,术前须经术者全面严密评估,以确定是否行flacs:(1)小睑裂;(2)散大瞳孔直径<5 mm,瞳孔异位;(3)未控制的青光眼或存在薄壁滤过泡;(4)大而肥厚的翼状胬肉,较严重的球结膜松弛症;(5)晶状体明显异位。
(三)特殊应用
1.硬核白内障患者行flacs,可减少有效超声乳化时间和能量,减轻术后早期角膜水肿,降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视力可更快达到稳定的最佳水平[4]。
2.使用功能性iol时推荐行flacs,完美的晶状体前囊膜切开可以保证iol的位置居中,并且更加稳定,可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3.flacs对于人工操作困难的浅前房、全白白内障具有明显优势[5,6]。
4.flacs对于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低的患者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方式,术后发生角膜内皮细胞失代偿的风险降低[7]。
5.对于马方综合征、alport综合征等晶状体半脱位患者,飞秒激光辅助的原位晶状体前囊膜切开和激光劈核可最大限度减轻晶状体悬韧带的术源性损伤,90%术眼可成功保护晶状体囊袋。对于异位不明显的晶状体半脱位,flacs较传统白内障摘除手术更安全,具有明显优势[8,9,10]。但对于脱位范围大、晶状体偏位严重者,晶状体前囊膜切开区域被虹膜遮挡者,不建议采用飞秒激光切开晶状体前囊膜。
6.对于角膜穿通伤导致的晶状体前囊膜破裂或眼部钝挫伤所致晶状体全混浊,采用飞秒激光可实现重复性撕囊,降低手术难度,提升手术安全性[11]。
7.轴性高度近视眼由于眼轴长、前房深、晶状体大囊袋及悬韧带松弛,影响术者对撕囊直径的判断,使用飞秒激光可精确控制晶状体前囊膜撕开的居中性和直径。
对于上述复杂情况患者以及对术后期望值高且经济条件较好的患者,可推荐选用fla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