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iol植入。
注:使用femto ldv z8系统,晶状体前囊膜切开可以在预劈核之后。
六、操作过程
(一)晶状体前囊膜切开
飞秒激光晶状体前囊膜切开较手工撕囊更精确,接近环形,居中性好,可重复性和可预测性强,从而可更好地保证iol居中和360°光学覆盖,因此强烈建议在飞秒激光操作中尽量使用激光进行晶状体前囊膜切开,尤其适用于手工撕囊不熟练的术者、经济条件允许植入功能性iol的患者以及晶状体半脱位患者。飞秒激光晶状体前囊膜切开口直径可根据需要自行设定(4.5~6.0 mm),原则为360°覆盖iol边缘,一般建议选择直径为5.0~5.2 mm,硬核白内障患者或拟植入可调节iol的患者需设定较大切开直径(5.5 mm),原则为撕囊边缘到瞳孔缘的距离在1 mm安全范围内。
(二)预劈核
飞秒激光预劈核的优势在于可减少有效超乳时间和能量释放,从而减轻术后早期角膜水肿和内皮损伤,视力恢复更快[16,17],尤其对于硬核白内障、角膜内皮病变患者是更安全的选择。但是,飞秒激光对晶状体核的预处理不是必需的,建议对于特殊患者,如乳白色晶状体核、后极性白内障等,可根据实际情况不进行飞秒激光预劈核。飞秒激光预劈核的参数可根据晶状体核的硬度、劈核方式、飞秒激光设备等因素进行个性化设计。对于ⅳ级及以上硬核白内障,强烈建议采用飞秒激光预劈核,可将晶状体核劈成6块。因后极性白内障飞秒激光处理后气泡较多,水分离后晶状体后囊膜易破,暂不建议使用飞秒激光预劈核操作。飞秒激光处理前眼前节扫描不清晰时可降低劈核深度。建议在实践中优化劈核参数和手术技巧,以有效降低超声乳化能量。
(三)制作角膜切口
飞秒激光制作透明角膜切口不是必需操作[18],可根据不同设备和需求自行选择。若采用飞秒激光制作角膜切口,建议操作前将切口设置成两平面或三平面,以提高切口的自闭性。若飞秒激光制作的角膜切口明显前移,可放弃该切口,改用手工切口。对于合并老年环等情况,建议术前进行评估,排除影响飞秒激光切口定位的因素后再决定切口的制作方式。若角膜切口定位困难,可术前在裂隙灯显微镜下标记角巩膜缘位置,严重者放弃飞秒激光制作透明角膜切口。
(四)角膜松解切口
飞秒激光制作角膜松解切口可有效矫正角膜规则散光[19],较手工制作的角膜松解切口具有稳定、安全、恢复快的优点,短期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无穿透角膜的风险,是矫正低中度角膜散光相对简单、安全的方式